跳至主要内容

夏蟲不可語冰

·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遇到了一些必須讓我以長篇文字來溝通的人,但來回個幾次之後,我發現好像要適可而止?因為有些人就是聽不懂,這就是所謂的「夏蟲不可語冰」。

出處與原文

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源自於《莊子·秋水篇》,原文如下: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

白話翻譯: 井裡的青蛙無法與牠談論大海,因為牠被侷限在狹小的空間;夏天的蟲子無法與牠談論冰雪,因為牠只生存在夏季;見識淺薄的人無法與他談論真理,因為他被固有的觀念束縛。

查無資料庫

為什麼會說「夏蟲不可語冰」呢?有些你覺得很盧或是一直跳針狡辯轉移話題的人,他的腦中是真的沒有這種資料庫去處理事情。

我認識的高優品質人類,他們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他們會不斷地擴張自己的資料庫。在傾聽他人之後,他們會利用這些更多的資料,再加上先前已累積下來的知識經驗,花時間去思考,最終才會有個結論。謙卑地思考,想清楚邏輯再發言或行動,因此事情也都處理得很好。他們不驕傲,因為他們的心態就是那句有名的智慧格言: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you know you don't know."
(你知道的越多,你就知道你不知道的更多。)

所以他們不會斷然地下定論,會先補充資訊、認真思考,包括說話也是。

但是有些人不會傾聽和思考、不想加強自己的資料庫、喜歡干涉根本不懂的事,又很急於表現出以上這些特點他都有。跟這樣的人共事總是會覺得特別消耗能量,那怎麼辦呢?

Let them 吧

要記得「夏蟲不可語冰」,省一點心神也是保護自己的好方法,不用爭個你死我活。就 Let them 吧!

關於最近我必須長篇文字溝通的,有三個人。有一位 (one) 邏輯清晰、坦白誠實,另一位 (another) 邏輯混亂、快要掰不下去,剩下那一位 (the other) 見笑轉生氣。
(By the way,這就是 one, another 跟 the other 的用法,如果剩下的不只一位,那就用 the others。)

我覺得這是個很好的淘汰法則,就 let them 展現自己的真實狀態,也 let me 決定是否繼續往來。

流鼻血座位區

·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因為常常買演唱會門票,所以想起了一個很 dramatic 的英文字 ─ nosebleeds。Nosebleeds 這個字就是指離舞台最遠、觀眾席最高的座位區,因為那裡彷彿緯度高到會流鼻血,這個字就是這麼幽默的緣由。今天來看一些很常用到的演唱會相關單字和例句吧!


🎫 購票相關

Presale - 預售

The presale tickets were sold out within minutes, so now I have to wait for general sales.
(預售票幾分鐘內就賣完了,所以我現在得等一般販售。)

Scalper - 黃牛

Scalpers have raised the ticket prices ridiculously high.
(黃牛把票價炒得高得離譜。)

General admission (GA) - 不劃位,先到先選

We got general admission tickets, so we need to arrive early to secure good spots.
(我們買了不劃位的票,所以需要早點到才能拿到好位置。)


🏟️ 場地與座位

Venue - 演出場地

The venue was small but the atmosphere was excellent!
(場地雖然很小,但氣氛超棒!)

Balcony seats - 陽台座位區

Our balcony seats gave us a clear overview of the entire stage setup.
(我們的陽台座位讓我們可以清楚看到整個舞台配置。)

Box seats - 包廂座位

The VIP box seats came with complimentary drinks and snacks.
(VIP包廂座位還附贈免費飲料和點心。)

Floor seats / The pit - 搖滾區、最靠近舞台的平面區域

Being in the pit was incredible - I even caught the T-shirt that the singer threw into the crowd!
(站在搖滾區真是太棒了——我甚至接到了歌手丟向觀眾的T恤!)


🤘 觀眾體驗

Mosh pit - 搖滾舞池區

The mosh pit was intense! Everyone was completely immersed in the live music.
(搖滾舞池區超激烈的!每個人都完全沉浸在現場音樂中。)

Stage dive - 跳台(從舞台跳向觀眾)

The singer did an epic stage dive into the crowd during the final song.
(歌手在最後一首歌時做了一個超酷的跳台動作,跳向觀眾群中。)

Packed house - 滿座

It was a packed house tonight - every single seat was filled with excited fans.
(今晚滿座了——每個座位都被興奮的粉絲坐滿。)

Standing ovation - 起立鼓掌

The band received a five-minute standing ovation after their brilliant performance.
(樂團在精彩表演後獲得了五分鐘的起立鼓掌。)


🎭 幕後相關

Green room - 表演者休息室

The artist was relaxing in the green room before taking the stage.
(表演者在上台前在休息室裡放鬆。)

Meet and greet - 見面會

I got to take a photo with my favourite singer at the meet and greet session!
(我在見面會上和我最喜歡的歌手拍了照!)

Tour merchandise - 巡演周邊商品

I bought a tour merchandise t-shirt as a souvenir from the concert.
(我買了一件巡演周邊T恤作為演唱會的紀念品。)


不管是坐在 nosebleeds 還是擠在 mosh pit 裡,祝福大家演唱會都玩得開心!🎶✨

髮型秀

·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前陣子有個朋友請我接一個國際髮型秀的後台翻譯,這次是一個非常知名的歐洲品牌要在台北辦秀,希望我能在後台幫忙中英文的翻譯。我收到訊息的時候心裡就在想「髮型秀的內容會是什麼呀?不會是設計師在台上現場表演剪頭髮吧?」

哇,結果還真的是耶!這場秀有聲光效果、舞台設計,還有各種主題發想出的髮型等等。有些髮型師還與模特兒一起穿上戲服,在台上現場表演剪頭髮。當然這個秀還有歌舞表演和其他環節,但因為我在後台,並不能一直出來看表演,所以不太知道整場秀最終是怎麼呈現的。

準備工作:重新認識妝髮世界

在接下這個工作後,我查了各種髮型的名稱,由於我也要翻譯彩妝的部分,所以也一起了解了一下相關字彙。不得不說我對髮型或彩妝真的沒什麼研究,所以我算是中英文一起學,因為好多產品跟技術手法,我真的都是第一次聽到。

彩妝產品百百種

我就是那種覺得口紅就是口紅而已的人,沒想到一個簡單的 lipstick 還有分成:lip stain(染唇膏)、lip gloss(唇蜜)、lip tint(唇釉)...等等超多種的產品,而且它們使用的前後順序還不一樣,帶來的感覺也不一樣。

髮型名稱的學習筆記

簡單的 half-up half-down(公主頭)、top knot(高包頭)、low bun(低包頭)這些我還知道,但像是 Dutch/French braid(荷式/法式辮子)、asymmetrical bob(不對稱鮑伯頭)、side-part slick(側分油頭)這種我連中文都沒聽過的髮型,我是真的還要上網找圖片看一下究竟是長什麼樣子。

但最後事實證明,我想太多了,這些酷炫髮妝名詞並沒有出現。我最專業的名詞大概只用在當我詢問外國老師:「Would you like to use a glossy(亮面)or matte(霧面)lipstick?」但是老實說,我個人覺得這些都是常見的字,不算是特殊專業名詞,可以歸類在正常溝通範圍的中英文翻譯。所以整體來說是蠻輕鬆、順利的!

王牌髮型師

這場秀有世界各地的髮型設計師,但在我們工作間(兼休息室)的是這場秀(同時也是這個品牌)的主要代言人,兩位來自丹麥的王牌髮型師。

出場前的緊張氣氛

他們還沒走進來工作室之前,他們的助理就一直進來請大家挪出最大的空間給這兩位嘉賓,還一直低聲呢喃「Hmm... they won't like this table here. We need to get this table out.」我那時候就在想這兩個人會不會很難相處。

結果他們一出現就笑容滿面,雀躍地直接工作起來,感覺心情不錯,也沒有架子,完美呈現了北歐人的空靈氣質和不疾不徐的步調。

活動後的感想

做完這個翻譯,我突然覺得這世界真的好大,有好多專業領域都有自己一套很成熟的文化。這些髮型師可能就是讀這個專業出身,接著在各大小的髮廊學習,然後又到處比賽,征戰國際時尚秀,最後才能在這個領域變成家喻戶曉的明星。世界上的每個角落,都有人為了一項技能,努力地鑽研著。

最難的單字竟然是...

王牌設計師在幫模特兒做頭髮的時候,希望小助理幫她找一個她的 leopard 包包。其實王牌設計師的小助理都跟她用英文溝通,所以他們英文都很好(我一直覺得英文很好的人,會很討厭別人在旁邊翻譯),而且他們之間的溝通並不算在我的工作範圍,所以我當時雖然有聽到他們在小騷動,但我也沒有多說什麼。

但眼看他們真的聽不懂,又不敢再問王牌一次,我就小小聲地說:「她應該是在找一個豹紋的包包。」說完後,他們馬上就順利找到了。

真沒想到這次髮型秀最難的字是 leopard 🐆(豹)
(對了,leopard 的發音是:[ˋlɛpɚd])

K-pop 舞蹈

·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最近開始喜歡上 K-pop 舞蹈課!其實我沒有什麼舞蹈底子,只有在很小的時候上過 ballet,但是除了那件可愛的粉色澎澎裙,我好像不太記得上課的內容。在學 K-pop 舞蹈之前,我上過 Zumba、自由舞蹈等等的課,但沒有一個像 K-pop 這麼難。

聽聽不同的音樂 🎵

關於音樂,其實我原本只聽中英文歌而已,但我並不是因為偏好特定曲風,我的原因很單純就是我會講這兩個語言,能夠體會歌詞的涵義。

對於韓國音樂,因為語言的隔閡,所以心裡自然有個坎。但是近幾年韓國流行音樂融入了越來越多的英文,讓我終於開始試著聽聽看這些音樂,結果一聽就愛上!雖然韓文的部分我還是聽不懂,但是我發現 music does transcend language barriers!即使沒能完全聽懂,還是會不自覺地跟著音樂一起跳!起!來!💃


K-pop 的魅力所在 ✨

Music and dance: seamless integration

我曾經看過一位有名的韓國創作歌手的訪談,他說他作曲的時候,是邊寫旋律、邊寫歌詞、邊想舞蹈動作和整個表演的隊形。也太厲害了吧?難怪許多音符擺放的位置總是這麼巧妙地符合某些律動組合,這是我覺得 K-pop 音樂的魅力所在。

表演一首歌,除了歌手唱功,舞群的配合也讓我常常驚呼:「這真的就是一場很帥、很精彩的表演!」每場表演都是全局思維的藝術創作,是一種聽覺加視覺的享受。


舞蹈教室的啟發 🌟

年輕創業者的勇氣

最近發現我去的這間韓風舞蹈教室的老師(兼負責人)很年輕,比我小個五歲,是剛畢業沒多久的新鮮人。這個老師那天跟我聊天,她清楚地知道教室經營的細節:每個月的電費、附近地段的租屋行情、兼職老師期望的薪水,以及如何多做廣告和出借場地來增加收入。

她原本也是在一般的公司上班,但後來嚐盡血汗的工時和工資,最後決定自己創業看看。She took the leap,勇敢跳躍、冒險。雖然目前收入暫時還比以前少,但我衷心祝福為了夢想努力、付諸行動的人最終也能夠實現自己理想的財務目標。我們談了一些我們這種「非上班族」的人生甘苦談,有利有弊的生活,但是我們至少是幸運的、開心的。

不只學舞,還學精神

謝謝這些舞蹈老師認真地教課、認真地生活,有時候垂頭喪氣的時候,看到還有人即便辛苦地 make ends meet,卻依舊努力學習經營自己的事業、勇敢向前,就覺得自己也有被鼓舞到。有時候上課就是這樣,學得不只是課堂帶來的技能,還有老師的精神。

最後附上兩句關於「夢想」我喜歡的名言:

Every expert was once a beginner.
(每個專家都曾是初學者。)

Dreams don't work unless you do.
(夢想不會自動實現,除非你付諸行動。)

沒有肌肉

·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幾天在健身房的更衣室裡面,看到一位很壯的女生在角落掩面哭泣,我目測覺得我們年紀應該差不多,她不斷地啜泣(英文:sobbing),整個人上氣不接下氣(英文:out of breath)。我觀察了一下,一直在考慮要不要過去問她怎麼了,但是我覺得她好像不太想被打擾,因為每次一有人經過她,她就會把臉遮起來,埋到桌子裡,蓋住眼淚也順便蓋住哭泣的聲音。正當我準備要過去的時候,旁邊有一位好心的姐姐摸摸哭泣女孩的頭說:「妳還好嗎?妳怎麼了?」這時候哭泣女孩硬是擠出了一點笑容,斷斷續續地說:「我⋯我沒事,嗯沒事沒事。」姐姐好心地繼續安慰她說:「啊怎麼哭成這樣?是男朋友嗎?」哭泣女孩集中氣息,努力講出一句話:「沒有啦,只是我,我剛剛測了 InBody 指數¹,我⋯我沒有長肌肉! 嗚嗚嗚!」接著就開始爆哭(英文:bawling)。真的哭得超慘!姐姐雖然覺得有點莫名其妙,但還是溫柔地說:「只是沒長肌肉而已就哭成這樣?哎呦,不要難過啦,妳都這麼壯這麼厲害了,肌肉再練就有啦!」

講完不久,善良的姐姐就先回家了。但這位哭泣女孩還是哭了好一會兒,哭到眼睛跟鼻子都腫起來,一臉就是很懊惱、很生自己的氣的樣子,真的看起來超級難過!但是忽然間,她快速地把頭抬起來,眼淚擦乾,直接快步走出更衣室,繼續練舉重!(不知道那時候她內心的小劇場是什麼,跟自己說了什麼話才突然振作起來?想必一定很振奮人心,我蠻想知道的!)

看到哭泣女孩的哭點,我當下聽到當然是覺得有點意想不到,但同時卻也一點都不覺得奇怪!她一定是非常努力地控制飲食、認真健身,才會這麼在意自己的肌肉量有沒有達到期望值。她一定對自己有很高的要求,才能夠在釋放壓力後又重新擦乾眼淚繼續努力。雖然我不知道她是誰,但我真心祝福這麼有毅力、有目標的人成功!

這件事讓我領悟到,世界上這麼多人,我們每個人在意的事情,不論大事小事,都不一樣。雖然我一直說我想要腹肌,但是也沒有特別努力去練,所以腹肌沒出現我也不會哭。但是換作是我很努力做的事情,最終若沒有達到我自己的期許,我也會很難過的。但我必須跟哭泣女孩學習,哭完了(這很重要,該哭想哭就要好好地哭!)要擦乾眼淚繼續努力!有一天我們都會成功的!


身為英文老師,我忍不住想到英文裡的哭泣也有很多等級呢~從輕到重大概是這樣:

😢 tear up (眼眶濕潤、快哭了) → 😭 weep (輕柔地流淚) → 😿 cry (一般哭泣) → 😫 sob (啜泣) → 😱 wail (大聲哀號) → 🆘 bawl (放聲大哭) → 🐺 howl (像狼嚎般地嚎哭)


¹ InBody:一種身體組成分析儀,可以測量體重、體脂率、肌肉量、水分等身體成分數據,健身房和醫療機構常備有測量儀器。

人生複本

·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前陣子去朋友家,她借給我一本 Blake Crouch 著作的書《人生複本》。這本書的內容看似科幻,講述著平行世界裡我們每個人的每種可能人生,但我其實覺得這是一種蠻真實的假設,只能說宇宙這麼大,一定有許多我們未知的事。我讀完的感想就像作者在書中打的比喻:如果一隻魚在水裡從來沒有被迫撈出水面,那它會很難想像在它的世界以外,竟然還有別的世界存在。

「選擇」是個很夯的主題

《人生複本》裡談到了一種衝突,那就是我們渴望熟悉的歸屬感,卻又總是對於人生中沒去選擇的那條「岔路」感到好奇甚至懊悔。我覺得這好像是一個自古至今都一直挑戰著人類的一種衝突,但也多虧了這種 inner conflict,讓「選擇」這個主題能巧妙地以各種形式被討論和呈現。

文學中的岔路

其實很多文學都喜歡探討這類主題,例如我們學生時代應該都讀過的詩《The Road Not Taken》(Robert Frost 著),或是自從出版討論度就很高的小說《The Midnight Library》(Matt Haig 著),其實都是在講人生中我們的每個決定,都會替我們打開另一本獨一無二的書,走往不同的道路和結局。在每一個 crossroad(又或是你可以說 fork in the road),我們的決定都將創造出一條全新的路。

情歌裡的抉擇

就連那些動人的情歌也是如此。例如劉若英的〈後來〉,裡面有句歌詞說「後來,終於在眼淚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再。」或是陳奕迅的〈愛情移轉〉,唱著「流浪幾張雙人床,換過多少信仰,才讓戒指義無反顧地交換。」每次的抉擇,都讓我們遇到不同的人,體驗不一樣的事物。

我的平行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我也想過:要是當初我留在國外,我的人生會是怎麼樣?也許我就不會在台北騎腳踏車時,被在玩手機闖紅燈的駕駛撞到;也許我不會遇到忘了看 X 光的不良牙醫,把智齒拔壞產生後遺症;也許我會遇到什麼不錯的朋友一起成功創業。

但是也許,在另一個平行世界裡,我沒有出過車禍也沒有遇到不良牙醫,我創業了變成名利雙收的成功人士,可是我的周遭也會有所不同。也許在那個世界裡,沒有我現在愛的人,也沒有我喜歡聽的歌(會不會那個世界裡沒有 Coldplay 或是五月天?😭)。有個平行世界的我,部落格裡寫著完全不同的人生體驗。So which version, if there's any, is the perfect one without any regrets?

我還是我這個人生的主角

看完書我的感想是,也許每個版本的人生都存在,也許每個版本都有好有壞,但既然我生在這個版本,雖然我也只是眾多平行世界裡面其中一個層面、一個分身,但在我的世界裡,我仍然還是我這個人生的主角

台北101的兩個世界

前幾天跟家人在一個微風徐徐的夜晚出門散步,偶然看到台北101在池子中倒映出另外一座完美的台北101。原先你會覺得不可能,怎麼可能這個淺淺的水池可以放得下一整座高聳美麗的101?但也許這就是平行世界的概念,也許在別的版本,我們的人生可以在看似一模一樣的表面下,仍然用不同形式組成。但現在這兩座台北101,哪一個是完美人生?是聳立在空氣裡可以觸碰到雲朵的 101,還是映照在水面上可以隨著每一陣微風重新描繪自己輪廓的101?

換句話說

·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I don't know how to say this..."
(學生常常因為一個字不會,就直接卡住。)

"Try! Use the words you know."
(我都會鼓勵他們用自己會的字盡量去形容。)

其實用自己會的字,換句話說,是一個很重要的技能。


以下是我跟某位大人學生的真實課堂對話 💬

學生: "I went to Korea for hmm...beauty...for the face!"
(很好!其實這樣我就聽懂了!她是去做醫美。)

我: "Oh, I see! Was it a surgery or just a treatment?"
(我進一步問是「手術」或是「療程」?)

學生: "Just a treatment! But the doctor put something in my face...with a needle."
(好的,這樣我聽得懂學生想說醫生「注射」東西進去臉裡面,但不知道怎麼說。)

我: "Oh, so the doctor 'injected' something into your face?"
(這時候我就會把她在找的字講出來。)

學生: "Yes! He injected hmm... a thing. That thing, hmm you can also eat it."
(好,這個東西也可以吃,那應該是維他命吧?)

我: "Vitamins? You can also 'take' vitamins. So you went to Korea for an aesthetic treatment, and you got a Vitamin injection. Correct?"
(我還是會 double check 一下我的理解有沒有錯。)

學生: "Yes! Yes, that's it!"
(學生覺得老師很會猜意思,但其實沒有,是她講得已經夠清楚了!)

以上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即便你要說「我去韓國做醫美,打了維他命針。」這樣看似複雜的英文,你都可以形容到讓別人九成理解,所以千萬不要直接放棄。語言是用來溝通的,只要你達到這個目的,你要用什麼樣的創意去形容你想說的話,想要怎麼「換句話說」都可以。


Taboo 遊戲:最佳的「換句話說」練習 🎲

這邊跟大家介紹一個好玩的遊戲,你可以不斷地練習「換句話說」的技巧!

遊戲規則

  1. 分成兩隊,輪流派人當描述者
  2. 描述者要讓自己的隊友猜出卡片上的主要單字
  3. 不能說出
    • 主要單字本身
    • 卡片上的禁用詞(taboo words)
    • 禁用詞的所有變化形式(單複數、其他詞性、時態等)

範例說明

Word to guess: piano
Taboo words: black, white, instrument
(所以你在描述的時候,以上四個字都不能講到,但又要想辦法讓隊友猜出「piano」這個字。)

可能的描述:

"You sit on a bench and press keys with your fingers to make music. Mozart played this. It has 88 keys, and you can press the pedals with your feet."

教學建議 👩‍🏫

如果你是老師,很推薦在班上玩這個遊戲,訓練學生的口說和思考能力。可以請 Team A 的學生寫下 Team B 應該猜的字跟 taboo words,這樣就是一個很棒的互動遊戲了。如果你是想練習英文的學生,也可以買現成的 taboo 遊戲卡,或在網路找題目,自己練習「換句話說」的能力。


Taboo 遊戲開始 🚀

下面我出了幾個題目,一起玩玩看吧!

  1. Word to guess: Paris
    Taboo words: Eiffel Tower, France, baguette
點我看範例描述 👀

"This city is the capital of a European country, and it's known for romance and fashion. People say it's the city of love. You can visit the Louvre Museum there and see the Mona Lisa."

  1. Word to guess: Taylor Swift
    Taboo words: singer, musician, "Love Story"
點我看範例描述 👀

"She's an American celebrity who performs on stage and writes her own songs. 'I Knew You Were Trouble', 'Blank Space' and 'Shake It Off' are some of her most famous songs."

  1. Word to guess: ramen
    Taboo words: Japan, noodles, soup
點我看範例描述 👀

"It's a hot meal you eat with chopsticks from a bowl. It has long thin pieces in broth, often with an egg, vegetables, and meat. Many people like to eat the instant version because it's quick and easy to make. People like to try this dish when they visit the country near Korea."


以上只是可能的描述方式,只要你能表達到你想表達的意思,就已經 100 分囉!下次只要遇到「不知道怎麼說」的單字或是情況,就把它當成一個 taboo 遊戲,用盡你的字彙和想像力來解釋吧!💪✨

Knock knock

·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Knock-knock jokes 是一種經典的英語幽默,在日常生活、網路、電視節目上都很常見。這是「互動式」的笑話,需要兩個人配合才能完成!

標準對話模式:

  • A:Knock knock!(敲敲門!)🚪
  • B:Who's there?(誰在那裡?)
  • A:xxx(一個名字、詞語,任何東西都可以其實)
  • B:xxx + who?
  • A:[雙關語或意想不到的結尾]

為什麼要問「xxx who?」🤔

為什麼 B 要問「xxx who?」呢?如果說我們把 xxx 換成 John 好了,當你今天跟朋友說「我等等要跟 John 出去打籃球。」但是別說這世界上可能有幾百萬個 John 了,就連你的朋友圈都可能有四、五個叫做 John 的人,那你到底是跟哪一個 John 出去呢?我們這時候就會問「John who?」,這樣是想要問 John 的「姓氏」,例如你是要跟 John Legend、John Cena 還是 John Krasinski 出去打籃球呢?(我是都可以,這三個 John 感覺都不錯~)


來點 Knock-knock Jokes 吧!

文字遊戲型 ✍️

A: Knock knock.
B: Who's there?
A: Tank.
B: Tank who?
A: You're welcome! 😊

A: Knock knock.
B: Who's there?
A: Atch.
B: Atch who?
A: Bless you! 🤧

A: Knock knock.
B: Who's there?
A: Hawaii.
B: Hawaii who?
A: I'm fine. Hawaii you? 🌺

陷阱型(小心!) 😈

A: Knock knock.
B: Who's there?
A: I eat mop.
B: I eat mop who? (I eat my poo!) 💩

A: Knock knock.
B: Who's there?
A: Little old lady.
B: Little old lady who?
A: I didn't know you could yodel! 🎵

🎶 關於 Yodel(約德爾唱法)
Yodel 是一種特殊的歌唱技巧,特色是快速在「胸聲」和「頭聲」、低音和高音之間切換,聽起來像「yo-de-lay-ee-oo」這樣的聲音。這種唱法最初來自瑞士、奧地利等阿爾卑斯山區,是牧羊人用來在山谷間呼喊、溝通的方法,後來發展成一種民間音樂形式。

所以當你快速說「Little old lady who」時,聽起來就很像在 yodel!

動物系列 🐄

A: Knock knock.
B: Who's there?
A: Cow says.
B: Cow says who?
A: No, cow says moo! 🐄

A: Knock knock.
B: Who's there?
A: Owls say.
B: Owls say who?
A: Yes, they do! 🦉

🦉 關於貓頭鷹的叫聲
英文中貓頭鷹的叫聲是「hoot」,發音聽起來很像「who」!

青菜水果系列 🍎

A: Knock knock.
B: Who's there?
A: Lettuce.
B: Lettuce who?
A: Lettuce in, it's cold out here! 🥬

A: Knock knock.
B: Who's there?
A: Turnip.
B: Turnip who?
A: Turnip the music! 🎵

知識型 🎓

A: Knock knock.
B: Who's there?
A: Spell.
B: Spell who?
A: W-H-O! ✏️

A: Knock knock.
B: Who's there?
A: To.
B: To who?
A: To whom!(英文老師最愛的 knock-knock joke)📚


最後,我們來看看你學會了沒?

我:Knock knock.
你:
我:Dishes.
你:
我:Dishes the end! Bye-bye! 👋

日落大道

·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幾天和朋友去看了 Andrew Lloyd Webber 的音樂劇《Sunset Boulevard 日落大道》。原本主演的 Sarah Brightman(莎拉·布萊曼)因為身體不適臨時取消演出,但替代上陣的女主角一樣給出了精彩絕倫的表演!整場演出的舞台設計相當華麗,場景轉換也十分流暢,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劇中女主角 Norma Desmond 演唱的那首觸人心弦的歌曲—— "With One Look"。

故事背景

Norma 是一名活在過去光環中但已經沒戲可演的女演員。故事設定在 1949 年,在她位於洛杉磯日落大道上的豪宅裡,她偶然遇見了一位年輕帥氣的編劇,這重新點燃了她回歸演藝圈的熱情。

每當有人質疑她的知名度,說她 "used to be big" 時,她總是驕傲地回應:"I'm big! It's the pictures(電影業)that got small."

為了證明自己有多會演戲、多麼重要,她對帥氣編劇獻唱了這首 "With One Look"。以下是這首歌的一小段歌詞,看看這個英文歌詞寫得多好!非常推薦邊聽這首歌,邊看歌詞,你可以直接點以下任一個連結來聆聽喔!


With One Look

詞曲: Andrew Lloyd Webber(曲)/ Don Black & Christopher Hampton(詞)
原唱: Patti LuPone(1993年倫敦首演)

With one look I can break your heart
一個眼神我就能令你心碎

With one look I play every part
一個眼神我能演盡所有角色

I can make your sad heart sing
我能讓你憂傷的心歌唱

With one look you'll know
一個眼神你就會明白

All you need to know
你所需要明白的一切

With one smile I'm the girl next door
一個微笑我就是鄰家女孩

Or the love that you've hungered for
或是你渴望已久的愛情

When I speak it's with my soul
當我開口說話是用我的靈魂

I can play any role
我能扮演任何角色


我的感想

其實在去看這場音樂劇之前,我對它的內容毫無概念,也沒有事先聽過裡面的歌曲,所以現場演出的每個部分對我來說都是驚喜。而我最喜歡的驚喜,就是平平淡淡地起頭,卻突如其來地唱了一首驚天動地的歌! 當女主角演唱這首歌時,我全身起了雞皮疙瘩,或是英文說的鵝皮疙瘩(goose bumps)。身為一個偶爾會寫寫歌的人,我真的很希望能創作出這樣的歌詞——唯美的押韻、選詞也恰到好處,簡單卻深植人心。


關於結局

劇透警告!點我看結局分析。

《日落大道》的結尾也是我覺得相當 brilliant 的結合。女主角最後殺了編劇,她一覺醒來後發現家裡充滿了攝影機和記者,終於,她又再次受到鎂光燈的關注了!但她已經神智異常到她以為是自己又回歸演藝事業,變成媒體的寵兒!我個人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巧妙的結合,因為結尾用了另一種方式去呼應女主角故事一開始的心願——她終究得到了渴望的關注,只是以悲劇的形式實現而已。

這就是此音樂劇的魅力:用優美的音樂和充滿張力的戲劇表演來詮釋夢想、執著,以及時光流逝的殘酷與美麗。

The Let Them Theory Quotes

·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些是我讀完 Mel Robbins 的《The Let Them Theory》後,特別有感觸的十個句子。


1. "Being happier requires you to allow yourself to be happier. It's impossible to enjoy your life or love yourself and beat yourself up at the same time."

「變得更快樂需要你允許自己變得更快樂。你不可能在享受生活或愛自己的同時又打擊自己。」

如果你常常覺得自己還有很多地方沒做到,所以不值得感到開心的話,要記得這句話。✨

2. "Sometimes you have to end things before they end you."

「有時候你必須在事情毀掉你之前結束它們。」

有時候拖延只是延長痛苦,可以解決的時候要趕快採取行動。🌸

3. "People can only meet you as deeply as they've met themselves. Most people haven't gone to therapy, haven't looked at their issues, and they don't want to."

「人們只能以他們了解自己的深度來了解你。大多數人沒有接受過諮商,沒有審視過自己的問題,而且他們也不想這樣做。」

他人給你的評價,不會超過他們的自我認知程度。🧠

4. "Never feel bad about asking for what you deserve. Never hint about something as important as a commitment. Being able to have honest convers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a loving and healthy relationship."

「永遠不要為要求你應得的東西而感到愧疚。永遠不要暗示像承諾這般重要的事情。能夠進行誠實的對話是有愛且健康關係的基礎。」

如果覺得你必須釐清關係或某件事,就問吧。💕

5. "A real conversation only destroys something that is fake."

「真正的對話只會摧毀虛假的東西。」

透過對話,我們可以知道對方是 against the problem 還是 against you。💬

6. "The truth is you don't have to be special. You just have to be what most people aren't: consistent, determined, and willing to work for it."

「事實是你不必很特別。你只需要成為大多數人不是的樣子:堅持的、有決心的,並願意為此努力。」

你可以決定是 one day 或是 day one。🌱

7. "Beneath all the fear and excuses and time wasted is the life you wanted all along."

「在所有的恐懼、藉口和浪費的時間之下,是你一直想要的生活。」

採取行動吧!💪

8. "You decide if a comment from a loved one destroys your self-esteem or rolls off your back. You decide if all the bad dates you've been on cause you to lower your standards or become even more discerning. You decide if someone else's success makes you quit or inspires you to work even harder."

「你決定那個愛你的人的評論,會摧毀你的自尊或是你仍能不受影響。你決定你經歷過的所有糟糕約會是讓你降低標準還是變得更有判斷力。你決定別人的成功是讓你放棄還是激勵你更加努力工作。」

很多事你其實可以決定。🔄

9. "There are 1 million ways to solve a problem; there are also 1 million ways to provide support."

「解決問題有一百萬種方法;提供支持也有一百萬種方法。」

提供協助也是一種智慧。🤝

10. "It isn't about getting the answer that you want. It's about getting a truth about where you stand... It's about the facts of what is worth your time and what is not."

「重點不是得到你想要的答案,而是了解你真正的處境⋯⋯釐清什麼值得你花時間,什麼不值得。」

有時候我們永遠不會得到真正的答案,但是至少我們會知道自己在這段關係裡的位置。💭


All quotes here are from The Let Them Theory by Mel Robb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