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英文學習最好?
「請問老師上課可以全英文和我的孩子溝通嗎?這樣就跟老外在學母語一樣,有這個環境他就可以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就學會了!」
這句話不外乎是我從事英文教學以來,聽過最多次的話。到底「全英文學習」或是「沈浸式教學」好不好?答案是——非常好!但是否為最有效的方法?今天我想以一個「學生」的角度來分享我「全英文」和「全德文」學習的故事。
全英文學習的經驗
我 10 歲時參加了一個英文班,雖然我在那裡只有兩三年的時間,卻已經幫我把英文的底子打得很深厚穩定。他們教的不是學校的內容,而是自己的一套教材。老師們都是在國外長大的 ABC,上課八成用英文,兩成會有中文。所以這裡「幾乎」是全英文教學,但每個重要文法,老師還是會從文章中挑出來「中英夾雜」地教,不會一味堅持「全英文」而導致學生聽不懂。
16 歲時,我到了加拿大的高中就讀。這裡真正是「全英文」學習,所有師長及朋友,沒有人會講中文。全英文聽久了,對於課堂上老師的指示以及跟同學討論會用到的詞彙,都滾瓜爛熟,而生活用語的理解也沒問題,包括買東西、搭交通工具和吃飯等等的對話。但在學校較難的科目,例如心理學、生物和英國文學(我們當時在學莎士比亞的馬克白),我還是必須查字典,因為某些專有名詞和太複雜的句子結構,我無法在全英文的課堂中完全理解。總之,我的英文其實從小就學得不錯。
我的英文學得好的原因:
- 我本來就對英文很有興趣,沒上課也會自己接觸英文(例如聽英文歌、看劇)
- 上課很專注,勇於回答問題
- 每次回家都認真寫功課、準備考試
- 在台灣英文班時,我年紀還算小,很能適應另一個語言的結構
- 底子有打好,出國到真正的全英文環境,能吸收更快、更多
- 我交了很多外國朋友,而且常常跟他們互動
- 每天我都會使用英文
全德文學習的經驗
我的德文學習是從 19 歲才開始。一開始我用中文學,這個老師教得非常好,所以我的發音規則和基本文法都蠻扎實的。畢業後我到了外面的「全德文」補習班上課,但我一進去就注意到很多從一開始就在這裡補習的學生常唸錯字,文法也很奇怪。當時就猜想,他們應該是從一開始就沒聽懂,所以基礎的東西都不知道。
在這個「全德文」補習班,我的德文老師上課有兩個規定:
- 上課不能講中文(包括和同學交談)
- 不准查字典,所有不會的字都要問老師
實例分享
我的德文老師有一次很不開心地碎念大家,起因是當時同學們之間在交談,但有一個人不知道「憲法」的德文怎麼說,所以就用中文問了其他同學,然後他就被罵了。就「用中文問某個字怎麼說」這件事來看,我個人覺得沒有什麼問題。如果你知道,你就不會問了。如果其他同學知道,他告訴你不是很好嗎?
教學理念
我不會規定學生上課只能講英文,也不會堅持再難的文法和詞彙我都只用英文解釋,是因為 「你懂了」這件事情,比「你透過哪一個語言懂」更重要。我會鼓勵你用英文問問題,是因為我希望你到了中文不通的環境,仍然能想出辦法問問題。但如果你用中文問問題,我也不會生氣,我只會開心你想弄懂你不會的東西。我認為老師的出發點會影響學生的感受。
關於查字典的問題
那不准查字典這件事呢?老師說這是因為她要用德文跟我們解釋單字。身為一個在 C1 德文班的學生,我們學習的單字一定很難。例如最近在學很多法律相關的字,我觀察下來的結果是,當老師用德文解釋一個很高級的德文單字,十分鐘過後,還是沒有人能知道那個字「確切」的意思。「大概」的意思我們可能知道,但這是我們要的嗎?我把我們的對話換成英文,讓你感受看看:
"Excuse me, what does the word 'constitution' mean?"
(不好意思,請問 "constitution" 這個字是什麼意思?)
"A constitution is a system of basic laws and principles that a country or organization is governed by. It defines the powers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rights of the people."
(憲法是一套基本法律與原則的體系,國家或組織就是依據這套體系來運作與治理的。它規範政府的權力,也保障人民的權利。)
其實老師解釋的根本也沒這麼順暢,她中間很多的 "Hmm...how do I explain this?" 或是 "Hmm...do you know what I mean?" 所以我本身不會禁止查字典的,想必你如果真的不知道 constitution 是什麼意思,我那段英文解釋完,你也還是不知道吧?但如果你查字典,五秒鐘就會知道這個字是「憲法」的意思,接著我們就可以實際應用這個字到句子裡了。而且你不是「大概」懂,你是「確切」地懂了!那你再想想看困難的文法和單字,用外文解釋外文,你真的能懂嗎?
我德文學得很普通的原因:
- 我除了上德文課,其他時間不會接觸德文
- 上課不考試,所以我很少要求自己背單字
- 老師全德文解釋所有文法單字,我常常理解得很模糊
- 我自己真的沒有很認真在讀,就只是當一個興趣而已
與老師的辯論
其實我的德文老師也知道我是英文老師,所以我們曾經互相辯論過這個「不能查字典」的事。她問我:「在考試的時候不能查字典,那你學生太依賴字典了,他就不會知道怎麼猜這個字的意思了。」這句話的邏輯本身就有點問題,「你知道更多單字的意思」並不會導致「你考試時不懂得猜字」。In fact, the more you know, the better. 不是嗎?你懂的單字越多,看懂文章的機率就越高,而且你還能用這些你已經會的字,去猜你不會的字。
到底適不適合全外文學習?
- 看年紀 - 年紀越小,適應能力越強
- 看程度 - 基礎不夠紮實,全外語環境反而造成挫折
- 看這個字或文法是否是抽象或很難解釋 - 抽象概念用你的母語解釋,會更有效率、更精準
- 多造幾個句子讓你理解 - 實際應用比單純理解定義更有效
- 考試確認你知道 - 測驗你是不是真正理解,而不是似懂非懂
我的回答
-
「老師您可以全英文上課嗎?」
可以,尤其是小(小)孩和程度很好的學生,我一定最想用全英文教課。原因是小孩子很能適應另一個語言的結構,而程度好的學生基本的聽講對他們來說都不是問題,那就多聽、多講一點。但我絕對不會故意不說中文,因為重點是要讓你懂。 -
「亞洲人學英文才背動詞三態吧?不是多講就記得了嗎?就像母語人士他們也都沒有這樣背啊!」
首先,你不是母語人士,所以這些東西你生活中並不會一直頻繁地用到、聽到。再來,以同樣的邏輯,你是因為算了很多次 9 x 7 = 63,所以最後自然而然地就記得了答案,還是因為你先背了九九乘法表? -
「全英文上課就像把小孩送出國,不用特別教文法,他就自己會了。」
如果他 24 小時有這個環境,而且夠小,那很有可能!但如果不是,他會很難從課堂中的全英文對話,自然而然理解進階的單字和文法。 -
「比起補十幾年的英文,直接出國比較快。」
如果你孩子小(或是大一點了但底子很好),而且他在國外的生活一直需要英文的話,那你說的完全正確!當然不管什麼年紀或程度,只要用對方法認真地學,什麼都有可能的!
語言學習不應拘泥於「全英文」或「全母語」的二分法,而是應該根據學習者的需求、程度和學習目標來靈活運用。最重要的是「你真的懂了」而非「你用什麼語言去懂」。因材施教的老師應該會把學生的理解和進步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堅持他的方法才是最好的。全英文教學很好,但它是工具而非目的,我們的目標永遠是有效學習。每個人喜歡的學習方法不一樣,對你來說最有效的,就是最好的!你自己的努力,也是很重要的!